厦门2022年社会平均工资是多少?社平工资是怎么计算?
导语 厦门2022年社会平均工资是多少?社平工资是怎么计算?
厦门2022年社会平均工资是多少一般要在2023年的年中公布,我们现在可以来看看2021年的社平工资。
厦门2021年社会平均工资
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
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8071元,比上年增加9922元,名义增长11.3%,增幅比2020年提高3.6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工)年平均工资为101516元,比上年增加10444元,名义增长11.5%。
扣除价格因素,2021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10.5%,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工)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10.7%。
厦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
2021年,厦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5538元,与2020年相比,名义增长9.8%。其中,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工)平均工资119483元,名义同比增长10.1%。 厦门市平均工资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了17467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18倍。
全省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
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43350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46倍;
2、卫生和社会工作142942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46倍;
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9416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42倍。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
1、住宿和餐饮业50328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1.3%;
2、采矿业67457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8.8%;
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69001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0.3%。
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2.85,比去年缩小了0.07。
全省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幅最高的三个行业:
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增长19.0%;
2、采矿业 增长18.6%;
3、农、林、牧、渔业 增长16.5%。
全部19个行业门类中,有10个行业的平均工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全省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国有单位124279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27倍。
全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
2021年,全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2433元,比2020年增加3802元,名义增长6.5%,增幅比2020年提高3.9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2021年,全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5.8%。
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是:
1、金融业(主要是各种保险代理、典当行和投资咨询公司)93643元,是全省平均工资的1.50倍;
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0878元,是全省平均工资的1.46倍;
3、卫生和社会工作74534元,是全省平均工资的1.19倍。
附1:2021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分设区市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位:元,%)

附2:2021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分设区市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工)年平均工资(位:元,%)

社平工资的计算方式,是一定时效内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除以该时期内全部职工的平均人数。而每个职工的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加班工资等组成部分。
法律依据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三条
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一)计时工资;
(二)计件工资;
(三)奖金;
(四)津贴和补贴;
(五)加班加点工资;
(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六条
国家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兴建公共福利设施,为劳动者休息、休养和疗养提供条件。
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