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户是什么?低保户和五保户的区别是什么?厦门五保户待遇有哪些?

导语 五保户是什么?低保户和五保户的区别是什么?厦门五保户待遇有哪些?

  所谓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

  “五保户”常见于我国的农村地区,这种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我国法律保护老人和儿童的一贯原则,是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对象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grandparents-2807673__340.webp.jpg

  农村五保户是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农村居民,即指60岁以上无赡养人的老人,或无抚养人的未成年人。农村低保户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所有农村居民。两者区别是:低保户只计算家庭收入,五保户要看是否有赡养人或抚养人。

  五保供养的内容:

  (1)供给粮油和燃料;

  (2)供给服装、被褥等用品和零用钱;

  (3)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房;

  (4)及时治疗疾病,对生活不能自理者有人照料;

  (5)妥善办理丧葬事宜;

  (6)五保对象是未成年人的,还应当保障其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五保供养的标准:

  农村五保供养经费不得低于本地区农村居民上一年度人均纯收入的60%。

  五保供养的形式:

  实行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根据五保对象的意愿,可吸收五保户入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户入院自愿,出院自由。实行分散供养的,应当由乡镇政府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受委托的抚养人和五保对象三方签订五保供养协议。

  低保:是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简称。 是在城市已经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条保障线”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

  二者区别:

  1、对象不同,五保户是农村鳏寡孤独贫困人员,低保户是城镇下岗职工和没有经济来源的城镇特困人员。

  2、救济方式不同。

  低保是按家庭收入核算的,农村低保是指对持有农业户口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实行差额救助的制度。农村五保供养是指依照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对象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 农村五保的保障对象: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

更多《五保户是什么?低保户和五保户的区别是什么?厦门五保户待遇有哪些?》关注:“厦门便民网”微信公众号!可以咨询客服哦!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