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末厦门失业人员再就业4.22万人 失业人员如何申领补助金?

导语 截至6月末,全市失业人员再就业4.22万人,完成全年任务数4万人的105.5%;城镇就业困难对象就业0.66万人,完成全年任务数0.9万人的73.33%;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6%,在年度控制目标4%以内。

  【数据】

  105.5%

  截至6月末,全市失业人员再就业4.22万人,完成全年任务数4万人的105.5%;城镇就业困难对象就业0.66万人,完成全年任务数0.9万人的73.33%;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6%,在年度控制目标4%以内。

失业保险.png

  2.28%

  “三高”企业用工仍然保持稳定增长。截至6月底,全市2503家“三高”企业登记在职职工55.37万人,较2019年底增加1.23万人,增幅2.28%。从产业分布来看,第三产业的“三高”企业登记在职职工增幅最大,为2.54%;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三高”企业登记在职职工增幅分别为2.18%和1.91%。

  236.60万人

  截至6月末,全市就业登记在岗职工236.60万人,其中本市员工70.54万人,来厦务工人员166.06万人。全市登记用工企业17.77万家。

  截至6月末,全市失业人员再就业4.22万人、就业登记在岗职工236.60万人、引进各类人才2.8万人、“三高”企业用工保持稳定增长……疫情冲击之下,市人社局顶住压力,为上半年工作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今年上半年,市人社局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部署要求,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全市合力抗击疫情工作中,针对稳就业、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助力企业招才、社会保障等方面精准发力,全力应对疫情冲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人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助员工返岗 “三包”解决返厦“最后一公里”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节后复工节奏,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严峻,经营也受到影响。

  怎么解决?包车,包专列,甚至包专机……市人社局充分站在企业角度考虑问题、精心服务,确保“三高”企业复工复产进度。“我们的省外员工占了四成,大部分都是程序员和工程师,若不能如期返岗将对公司造成很大影响。”作为知名的视频会议系统研发生产企业,亿联网络董事长陈智松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说,从返岗交通到在厦住宿,再到稳定就业,厦门“保姆式”服务有力支持公司恢复生产,保持公司IP话机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

  做好“六稳”工作,稳就业居于首位。为此,市人社局切实履行部门之责,积极应对疫情对我市就业形势带来的影响,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以推动人员复工、企业复产为重点,打好稳就业“组合拳”,确保我市就业大局稳定。

  助企业招工 用足优惠政策“真金白银”补贴

  除了协调解决企业员工返岗“最后一公里”问题,市人社局双向发力稳企业。

  一方面,做“加法”,用足政策应补尽补。出台人社惠企政策清单,支持重点企业多渠道解决复产扩产用工需求、“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招工用工,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补贴力度和稳岗返还力度,累计向10.3万家企业发放2019年度稳岗补贴2.18亿元;向0.83万家企业发放2019年度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2.70亿元。对春节期间保障疫情防控工作连续开工生产企业90家14444人发放企业春节用工奖补3013.18万元;对27家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生产企业6421名疫情期间坚持一线工作的职工发放生活补助827.07万元。

  另一方面,做“减法”,能降尽降。各级人社部门持续举办网上招聘活动,为缺工企业免费推送招工信息介绍用工,降低招工成本;会同税务部门落实社会保险费免征政策,上半年全市三项社保费(养老、工伤、失业三险)阶段性减费率降成本19.47亿元。减半征收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三项社保费单位缴费部分3.95亿元;免征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三项社保费单位缴费部分34.57亿元;延缓缴纳三项社保费3.69亿元。

  此外,针对疫情期间我市停产停工阶段疫情防控需要,市人社局还出台了企业稳岗技能培训、简易岗前技能培训、重点企业线上技能培训等政策措施,支持开展稳岗技能培训的企业范围调整为受疫情影响处于停工期间的在厦各类企业。截至7月15日,疫情期间4218家企业申报稳岗培训人数32.3万人,累计发放资金3757.24万元,有效发挥疫情期间企业稳岗和职工技能提升作用。

  搭对接平台 营造引才聚才优质环境

  1400余个就业、见习岗位,26家国有企业、54家机关事业单位……7月10日上午,在厦门人力资源市场(厦门人才市场)举办的这场国有公益类岗位招聘毕业生专场交流会,可以说是“诚意满满”,得到毕业生们的热烈回应。

  现场招聘岗位涵盖各领域各专业。交流会吸引约2000人次毕业生人才入场对接。“主办方工作很用心,来的毕业生求职很踊跃,整体素质都不错,一个上午我们就收到了40份简历。”国贸教育集团的HR叶毓宏告诉记者,此次她主要负责招聘教师岗位的人才。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市共引进各类人才2.8万人,其中院校毕业生2.6万人,成熟人才1400多人,留学人员600多人。

  为做好毕业生人才引进服务,市人社局多措并举,搭建“智汇厦门·梦想起航——厦门市企业面向院校毕业生线上大招聘”平台,并主动对接院校,收集发布院校线上线下校园招聘会信息416场次。同时,参与举办“厦门人才服务月”系列活动,开展“护航青春·共筑未来”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培训等活动,为营造引才聚才优质环境打下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市人社局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不断推进职称对重点发展产业的精准化服务。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下半年将继续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就业优惠政策,千方百计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积极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符合申领失业补助金条件的失业人员,可登录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的个人网厅(http://hrss.xm.gov.cn)自愿申领,申领待遇名称为“疫情期间失业补助金”“疫情期间临时生活补助”。按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所属(灵活就业人员按户口所属)由市或区社保中心分工负责进行审核审批及发放。

  新政策亮点

  (一)阶段性新增本市人员失业补助金。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本市户籍参保失业人员(含失业但未达到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的参保贫困劳动力),按月发放6个月的失业补助金。

  其中,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给予每月500元失业补助金。

  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本市户籍参保失业人员(含失业但未达到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的参保贫困劳动力),参保缴费6个月(含)以上的给予每月1000元失业补助金;参保缴费不足6个月的给予每月500元失业补助金。

  与城镇职工同等参保缴费的外来管理技术人员,按规定参照本市户籍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

  (二)阶段性新增失业普通外来务工人员临时生活补助。2020年5月至12月,对2019年1月1日之后参保不满1年的失业普通外来务工人员,参照我市低保标准每月800元,按月发放2个月临时生活补助。

  (三)阶段性扩大和增加价格临时补贴。2020年3月至6月,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价格临时补贴发放对象扩大到领取失业补助金人员,领取失业补助金人员的补贴标准按照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的补贴标准执行,补贴标准在现行标准基础上提高1倍。

  (四)延长发放失业保险金期限。自2019年12月起,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失业人员,继续发放失业保险金直至法定退休年龄。

  (五)领取失业补助金和临时生活补助期限不核减参保缴费年限。

更多《截至6月末厦门失业人员再就业4.22万人 失业人员如何申领补助金?》关注:“厦门便民网”微信公众号!可以咨询客服哦!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