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呈四大亮点
导语 2017年已近尾声,这一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一张怎样的“成绩单”?记者从昨日下午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以及走访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了解到,2017年,我市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厦门会晤筹备,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补齐民生发展短板,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2017年已近尾声,这一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一张怎样的“成绩单”?记者从昨日下午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以及走访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了解到,2017年,我市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厦门会晤筹备,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补齐民生发展短板,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质量提升
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成集聚态势
当前,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质量提升”是2017年我市经济的一大亮点。
从最新数据来看,电子、机械两大支柱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8%,平板显示、旅游会展、航运物流、金融服务、软件信息等5条产业链产值或营收超千亿,集成电路、航空维修等新兴产业形成集聚态势,集装箱吞吐量突破千万标箱。
2017年,我市被国务院评为“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城市”。根据第三方机构评估,我市营商环境达到全球排名第40位的水平,比上年提升9位。
效益提高
全年为企业减负250亿元
据初步统计,2017年我市财政总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可超过预期目标。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财政收入质量的不断优化。财政收入取之于转型,反过来又反哺于进一步转型。
全年累计为企业减负25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规模达163.6亿元,主要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两个数据,充分体现我市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有效地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企业效益增加,职工收入稳步增长,2017年我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预计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动力增强
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00家
既有“实招”,又有“新招”,我市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我市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00家,总量突破1400家,这些企业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创新的力量不断奔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7.5%,比上年提高8.1个百分点。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约3.25%,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3件,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
自贸试验区改革实践持续深入,累计形成制度创新举措298项,其中全国首创49项,214项全市推广;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80%的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这些创新举措,不断增强发展动力。
与此同时,投资的优化不断拓展发展空间,2017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10%,民间投资预计增长18.2%,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增长12%。
民生改善
新开工及在建保障房4.1万套
发展为民,发展惠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市不断增强民生获得感。
2017年,我市新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医院等民生项目,地铁1号线将于年底通车,2、3、4、6号线进展顺利,新开工及在建保障房4.1万套,同时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补助标准。
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鼓浪屿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成效带动了我市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厦门城市综合竞争力居海峡两岸及港澳等城市第19位,宜居环境竞争力居第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