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8,厦门各区司法行政工作重点都在这
导语 转眼,新的一年工作已经起航,2018年,厦门各区的司法工作要怎么干?厦门便民网小编带来这份工作计划让你一目了然
转眼,新的一年工作已经起航,2018年,厦门各区的司法工作要怎么干?厦门便民网小编带来这份工作计划让你一目了然

思明区司法局
思明区司法局将以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建成为抓手,完善“3+X”功能设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效法律服务的迫切需求。
法治宣传方面
对接“互联网+”,完善“两微一端”智慧普法平台;打造环筼筜“法治文化带”、嘉莲“嘉有法宝”、厦港“法治甜品坊”、开元“法汇百家”等一批新的普法品牌。
法律服务方面
进一步提高公益法律服务水准;持续推进“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适时推出一批社区法律顾问示范工作室;积极推动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和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建立刑事案件远程会见系统,实现网上会见和庭审功能。
人民调解方面
开展“人民调解筑防线,和谐邻里共同建”专项活动;筹备建立梧村街道“一站式调解平台”、中华律师党员志愿者调解室、万寿北铁路职工住宅小区调委会等一批小区调委会。
湖里区司法局
湖里区司法局将大力推进多元化矛盾纠纷四级解决平台、小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社区矫正监管平台三大重点工程建设,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和法治湖里建设,切实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到2018年底前建成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平台,在辖区内所有建立党支部的居民小区、村改居小组配备1名小区律师和2名以上小区调解员,全区人民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实现邻里纠纷不出小区、矛盾纠纷不出社区、疑难问题不出街道;
◆力推法治宣传进小区,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小区”创建活动,新建企业法治教育基地和征地拆迁法律咨询服务站;
◆建立法律服务专家队伍信息资源库,方便群众有针对性地向法律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集美区司法局
集美区司法局将继续深化法治集美建设、提升纠纷化解水平、加强特殊人群管理、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带好司法行政干部队伍,为维护辖区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法律保障。
◆重点扩大新媒体普法,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生动性、亲和力;
◆抓好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设,在新一届村(居)换届选举工作中协助选配好能力强的调解主任;
◆推进纠纷多元化解,探索成立物业纠纷领域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
◆将集美区社区矫正中心打造为具有超前意识的、高标准、高技术的社区矫正创新管理场所,使之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社区矫正工作对外交流和展示的亮丽名片;
◆完善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建设,做好具有集美特色的教育矫治和心理矫治工作;
◆有效整合基层司法行政资源,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对法律服务行业的监管,以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公证保障为重点助力辖区经济发展,健全和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开展法律援助律师参与申诉代理制度以及调解的试点工作。
海沧区司法局
海沧区司法局将充分发挥“法治夜市”、“法律服务快车”等普法品牌的作用,进一步办好“海沧法治之窗”、“社区法治讲堂”和“海沧法律服务报”等创新普法平台。
◆加大“智慧普法”探索力度,筹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各类推广活动,努力提升新媒体平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智慧普法”深入发展。
◆持续推进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和“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向更多领域拓展。积极推进品牌调解工作室建设,创新推进“互联网+调解”模式和创新改进涉台社区矫正工作机制。抓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法律服务质量。
◆强化公证、法律援助窗口建设。调整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工作机制。调整完善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机制,总结推广律师调解试点经验;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推动开展刑事案件审判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
◆继续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
同安区司法局
同安区司法局将注重人民调解典型培育,持续探索“互联网+调解”新模式。
◆完善社区矫正远程视频督察系统建设,试行新的社区服刑人员分级分类和考核奖惩制度,开展社区矫正教育示范所创建活动,总结推广同安特色教育经验。
◆拓宽“法治同安”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进一步构建“互联网+”普法新格局。
◆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充实法律援助机构服务队伍,进一步拓展延伸法律服务领域。
◆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大力推广“互联网+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让更多的市民群众享受便捷的掌上法律服务。
同安区司法局还将重点推进深化教育矫正的方法手段,试行新的社区服刑人员分级分类和考核奖惩制度,根据综合评定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表现、矫正期限、矫正类型等多方面因素,实施精准细化的分类管理,做到因时评估、因人施矫。
翔安区司法局
翔安区司法局将着力社区矫正分级分类管理试点建设。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分类分级管理、考核奖惩试点工作,并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着力社矫中心实体及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由传统单一的手机定位监管向多平台、立体化、实时化监管转变。
◆加强村居调解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选齐配强人民调解委员会;加强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和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建设力度,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覆盖率。
◆突出抓好“一所一品”创建工作,主动助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
◆对区法律援助中心、人民调解中心进行升级扩容,为群众提供宽松、便捷的服务环境;整合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室、村(居)规范化调委会、村(居)法律援助工作室,建设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人民群众提供窗口化、综合化、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线上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